專利申請時三個常見誤區
瀏覽:1868
發布:2019-06-18
專利申請時三個常見誤區,現如今國內企業紛紛加強了專利布局,提升核心競爭力,專利的申請量也在迅速增長,但是企業在專利申請過程中,很多人都沒有經驗,第一次申請,難免會走入一些誤區。下面,作為廣州知識產權注冊代理商之一的,忠雄財務就帶大家來認清這些誤區。

誤區一:專利申請就是文字撰寫工作,把技術方案提交知識產權局就行!
解答:專利申請是根據《專利法》及相關法律制度,由權利人向國家提起的要求對其發明創造享有獨占使用權的法律文本。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獲得授權的專利申請文件中權利要求書所記載的保護范圍為準。一份高質量的專利申請文件必須具有法律的嚴謹性,同時需要代理人在準確把握發明創造實質的基礎上,對現有技術進行必要的檢索和調研,為專利申請確定合適的保護范圍,保護范圍過寬則可能無法獲得授權,保護范圍過窄則容易讓侵權者輕易繞過,無法獲得壟斷市場的效果。
誤區二:專利戰略布局是大企業做的事情,我的企業不夠大,不用做!
解答: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假如申請前不做任何調查工作及長遠規劃,草率地申請專利,結果只能導致授權率低,并產生大量的垃圾專利,浪費時間和精力。只有對自己行業內的基本專利狀況及外圍專利狀況有十分明確的認識,才能找到技術突破口,排除競爭對手的專利障礙,確立自己的專利優勢,從而贏得市場競爭。專利戰略布局,你不做,你的對手在做,是最可怕的事情!
誤區三:我的發明創造獲得了專利授權就能獲得保護!
解答:沒有經過前期設計和規劃布局的專利申請其實就是在“裸奔”
專利申請獲得授權的同時該申請文件的內容就會在網上進行公告,不嚴密不謹慎的專利申請會讓您的技術方案昭告天下,卻不能在后期用專利作為有效的法律武器來打擊競爭對手。
更何況,涉及配方、工藝方法、技術訣竅的發明創造更適合用技術秘密進行保護而不是申請專利,只有將技術秘密保護方案與專利保護方案結合起來才能組成有效的防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