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生就業補貼有哪些?

瀏覽:1987 發布:2019-06-14
  廣州大學生就業補貼有哪些?近日《廣州市就業補助資金使用管理辦法》(下稱“新規征求意見稿”)正在對外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時間截止至11月1日按此次新規征求意見稿“4050”等就業困難人員社區就業社保補貼或將“回歸”就業困難人員從事社區便民服務就業崗位的依照“先繳后補”原則可按 400元/月給予社保補貼。
廣州大學生就業補貼有哪些?
  用人單位聘用這些人可以獲得補貼:
 
  征求意見稿擬新增“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補助”:2017-2020年期間,用人單位每吸收一名本省和對口幫扶地區(包括東西部扶貧和對口支援地區、“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簽訂勞動合同并參加社會保險,且簽訂勞動合同時為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半年以上,按每人30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補助資金支付到用人單位。
 
  除此之外用人單位為員工繳納社保也有補貼!
 
  根據征求意見稿,用人單位(不含勞務派遣單位,下同)招用就業困難人員、包括符合當年度政策性安置的隨軍配偶,符合條件的,依照“先繳后補”原則,按其為就業困難人員實際繳納的社保費給予補貼(個人繳費部分由個人承擔),同一用人單位補貼期限除對招用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就業困難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招用其余人員累計最長不超過3年。
 
  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或補貼400元/月:
 
  在新規征求意見稿中,“就業困難人員社區就業社保補貼”與“靈活就業社保補貼”一同納入“鼓勵靈活就業類補貼”,兩類補貼標準和年限都統一了。
 
  具體補貼標準如下:
 
  就業困難人員、畢業1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實現靈活就業并依法參加社會養老、醫療保險,辦理了就業登記的,依照“先繳后補”原則,按 400元/月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期限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
 
  高校畢業生可享受這些就業補貼“幫扶高校畢業生就業類補貼”
 
  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每人1500元:
 
  廣州地區高校在畢業年度內有就業創業意愿并積極求職創業的城鄉困難家庭(指持有城鄉低保證、五保供養證、特困職工證、扶貧卡和零就業家庭證明等的家庭)高校畢業生、殘疾高校畢業生及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高校畢業生,或將給予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1500元。
 
  到中小微企業就業一次性補貼2000元:
 
  應屆高校畢業生到廣州地區中小微企業就業,與企業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辦理就業登記,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的,或將給予畢業生本人一次性2000元的就業補貼。
 
  注:中小微企業劃型標準按照《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執行
 
  創業促就業將可獲8項補貼:
 
  創業促就業也將可獲8項補貼,包括創業企業社會保險補貼、高校畢業生創業帶動就業社會保險補貼、一次性創業資助等等,這些補貼主要沿續了現有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涉及高校畢業生的補貼不再限制為廣州市戶籍生源,參加基層服務項目前無工作經歷的高校畢業生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后2年內同等享受應屆高校畢業生相關就業創業政策
 
  臺港澳居民可同等享受相應補貼:
 
  新規征求意見稿規定,符合相關條件的臺港澳居民可同等享受新規的就業創業補貼政策。申請補貼時所需的身份證明,可使用臺港澳居住證、臺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或內地高校的畢業證及其他有效旅行證件。
 
  如果在新規實施時企業已申報的員工社保補貼怎么辦?
 
  新規征求意見稿設置了過渡政策。其中,新規生效時用人單位正在為其申領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的就業困難人員和隨軍家屬,繼續執行原已申報的勞動合同至補貼期限結束,補貼標準按新規執行。2018年5月1日至新規生效期間已經受理的就業補貼,按原政策規定執行。新規實施前番禺、增城、花都、從化已經受理的人員按各區原政策繼續執行,市財政直接給付四區相應的補助資金。已經登記尚未受理的就業補貼,按新規定執行。
0